
在中东和非洲的交汇地带,一场激烈的外交风暴正在酝酿。当地时间5月6日,苏丹政府正式宣布与阿联酋断交,公开指责其“持续对苏丹实施侵略”,这是自苏丹武装冲突爆发以来最为激烈的外交反应。而阿联酋则迅速否认,坚称从未向苏丹任何交战方提供武器。这场“战争中的战争”——军事冲突背后的外交交锋,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断交声明:苏丹政府为何“怒火中烧”?
5月6日,苏丹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发表的声明可以说是“火力全开”。苏丹国防部长亚辛亲自出面,指控阿联酋“加大对快速支援部队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先进战略武器”。据声明,这些武器已被RSF用于攻击苏丹东部的关键基础设施——油气仓库、机场、电站和国际港口。
首先,RSF近期的攻势集中在苏丹港一带。苏丹港作为当前全国唯一仍可运行的国际机场及人道物资中转中心,对政府军意义重大。而根据苏丹政府的说法,自5月4日起,苏丹港连续遭到无人机袭击,政府认为这是RSF得到外部支持的明显信号。
阿联酋的回应:极力撇清关系
面对苏丹的指责,阿联酋没有沉默。5月9日,阿联酋安全与军事事务助理部长萨利姆·阿尔贾贝里代表政府发表声明,明确否认向苏丹任何交战方提供武器。声明中强调:“这些指控毫无根据,缺乏确凿证据。”更进一步指出,阿联酋的立场已经通过联合国安理会苏丹制裁机制的专家小组向国际社会表明,并未被认定有任何违规行为。
此外,阿联酋方面也强调“核实信息的重要性”,意指苏丹方面的指责可能属于未经验证的信息操控。这一回应虽然外交辞令十足,但也显露出阿联酋的不满与紧张。在地区影响力上,阿联酋近年来积极拓展在非洲之角的存在,尤其在苏丹、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等地建立商业与军事影响。而如今被指“火中加柴”,无疑将影响其地区声誉。
快速支援部队:中东新一代“代理人”?
RSF原本是苏丹政府军的一支“准军事”部队,成立初衷是协助政府打击达尔富尔叛乱势力。然而在苏丹前总统巴希尔被推翻后,RSF逐步脱离军方控制,并由达加洛(俗称“赫梅蒂”)领导,成为一股独立的军事政治势力。自2023年4月15日全面战争爆发以来,RSF已成为政府军的主要对手,其战力、武器水平和组织能力远超一般民兵。
更值得注意的是,RSF多次被指与外国势力有“灰色联系”——包括接收来自中东的军援、资金和军事顾问。阿联酋正是被屡次提及的潜在援助方。分析人士指出,阿联酋在利比亚支持哈夫塔尔、在也门支持南方过渡委员会,其在地区冲突中倾向选择“代理人”模式施加影响。而RSF若得其支持,也符合阿联酋“遥控干预”的一贯战略。
地区格局:断交是否意味着更大冲突?
苏丹断交事件不仅是双边矛盾的爆发,更是红海-非洲之角地区格局剧烈变动的一个缩影。当前的苏丹冲突已不再是纯粹的国内内战,而是牵动着中东多国利益。埃及公开支持政府军,而阿联酋、据称包括卡塔尔等国则在幕后操作RSF,形成代理人对抗的格局。此外,土耳其和伊朗也在关注苏丹局势,试图从中拓展自身影响力。
红海是全球最繁忙的航运通道之一,任何长期不稳定都将扰乱全球贸易链。苏丹港当前是难民和人道物资的重要中转地,若持续遭袭,后果不堪设想。阿联酋若被进一步“实锤”支持RSF,可能引发地区国家全面倒戈,进一步撕裂海湾国家统一阵线。
战争之外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阿联酋与苏丹的“断交风波”提醒我们:现代战争早已不再只是枪炮对轰,更是外交、情报、舆论和资源的全方位角力。对苏丹来说,这场战争不仅是对阵快速支援部队的军事斗争,更是一场寻找“话语权”的战役。而对阿联酋而言,其在地区日益活跃的军事存在,虽提升了影响力,但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干预者”的外交风险。